笔趣阁

笔趣看>一人之下:我,张之维,嚣张的张 > 第667章 回到龙虎山指点周圣(第2页)

第667章 回到龙虎山指点周圣(第2页)

「那吴曼刚证得阿罗汉就死了,这不白证了吗?」

张怀义也在问张静清这件事。

刚才,他们一行人在问张之维闯山的事情,张之维开始闯山的时候,他们在爬山,错过了很多,事后当然得补起来。

先前不好意思问,是因为左门长和师父在论道,两个前辈的论道是很有价值的,张之维闯山的八卦,自然要延后,现在左门长走来,他们便问了起来。

张之维也不是喜欢藏着掖着的人,便讲述了一遍。

众人听到三论宗的莫论大师,因张之维帮了吴曼一把,心存感激,不插手此事后,就自然而然的谈论起了吴曼的事。

之前他们不觉得吴曼有什麽了不起,但在听了恒林大师讲佛之后,他们才猛地发现,吴曼非常了不得啊。

可既然如此了不得,那为何要赴死?

张怀义不解,若换作是他,面对张之维,即便真打不过,他也会殊死一搏。

毕竟好不容易到达那个境界,怎能甘心还没好好感受一下就死掉?

他问张之维缘由,张之维说,若他若不体面,他会帮他体面。

张怀义对这个答案不满意,便又去问了师父张静清。

张静清说道:「当他决定赴死的时候,他才能照见五蕴皆空,证得阿罗汉的果位。」

「无论之维杀不杀他,他都要死,若他决定不死,他也就证不了。」

一听此话,张怀义不解:「难道照见五蕴皆空,证得阿罗汉就是为了死?那还有什麽意义?」

张静清摇头道:「当然不是为了死,而是还债,五蕴之中有一行蕴,关贪嗔等之善恶,为一切心之作用。」

「若做错了事,欠下来债,不把债还来,不把因果了结,如何能放得下这行蕴?」

「而阿罗汉之前的境界,叫『阿那含』,也叫『不还果』,意思是欠债还钱,了却因果。」

「正所谓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办,不受后有,便是这个意思,这在我们道门一样适用。」

「你们还记得吗?为师一直都在告诫你们,要注重心的修行,持戒,且不可仗着手段作恶。」

「为人处世的时候,要行止坐卧,处处见圆,处处有圆,处处游刃有馀,练得浑圆无漏的心境,不给自己的内心留下间隙。」

「如此,以后过这一关的时候,就能轻而易举的趟过去。」

「不然间隙太大,做的亏心事太多,无从去还,那就只能用命去过这一关了。」

听了师父的说法,张之维想起当初去参加陆老太爷寿宴的途中,师父给自己上的课。

那时候有一夥土匪,曾起过歹心但没付诸行动,自己曾想杀了他们,但师父阻止了,为的就是预防出现这种情况。

人可能会在外部因素的干扰下,意气用事,做出不符合本心的举动。

而当主观独立,摒除一切外因之后,再去思考这件事,往往会有不同的结果。

就和鲁迅小时候践踏弟弟的风筝一样,长大后心里有愧一样,这便是心里的间隙。

吴曼修的三论宗,其实是大乘道,他所求的,肯定不止是阿罗汉。

若当年,他有一个像张静清一样言传身教的师父,或许还能继续行道,走的更远更高。

张怀义听了明白了张静清话里的意思,但他还是想问,以吴曼当时的境界,如果要反抗,面对师兄到底有没有一战之力?

不过,他是个聪明人,知道问了多半要挨板子,所以他没问。

他注视着张之维,心里其实是有答案的。

严格来说,张怀义并不是一个求道者,至少,到现在为止,他还不是。

对于求道者而言,神通是辅助行道的拐棍。

但张怀义现在想的是,打造一根强大到谁也打不过自己的拐棍。

最好这根拐棍能抽翻师兄。

如此一来,他或许就能没了执念,安稳行道了。

……

一行人又行了一段路,到了不顺路的地方,洪音和周蒙离开,前往武当山,张之维一行人也回了龙虎山。

一回龙虎山,张静清,易潜等人就开始忙起来了,毕竟天台宗这件事不小,他们必须做一些安排和善后。

其他人则是开始闭关,闯山前,张之维在客栈里讲了道,闯山后,恒林大顺讲了佛,这些都是收获,他们要闭关整理所得,将其消化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